卷一 后宫重生 未雨绸缪 第十九章 谣言
皇上来看过我,无非问了两句闲话,见我气色不好,人又恹恹的,没坐多久就离开了。这两天,也没再过来。
对于这个男人,我是知道的,我于他不过是一件漂亮的摆设,或是一个能让他畅快些的宠物,再就是平衡后宫和朝堂的棋子罢了。他若真的对我有一丝感情,又何至于不顾我的苦苦哀求,贬黜了父亲,后又连我的申辩也不肯听,就将我打入冷宫,而后赐我一死呢?
他是帝王啊!帝王的心里是没有爱恋的,有的只是权势!他的心里不会装下对任何人的情感,他所拥有的唯一情感就是占有!他总是用他强健的体魄在证明着,而那时的我,痴迷的想着,也许他对我是有一点点情感的。
但,穷我之一生,死后才明白我对于他来说是个什么。
闲时,我想明白了他对我,那么我对他呢?
我对他的情感又是什么呢?
爱吗?如果爱的话,他宠幸别的女人时为何我一点醋意也没有呢?恨吗?若真的是恨,为何却又对他的身体那般迷恋呢?
没有爱,没有恨,剩下的大约就是不甘心了吧!
我不甘心!不甘心你宠我六年却也防我六年,不甘心你对父亲的放逐,不甘心你打我入冷宫,不甘心你赐我死罪!
怀着这颗不甘的心,这口怨气,我又回到了他的身边。
抬起头,望一眼碧蓝的天空,如一块巨大的蓝玉,中间偶尔夹杂着丝絮一般的云彩。春日上午的阳光暖洋洋的照着,总算让人的心底里有了一丝慰藉。
我坐在廊下,靠在栏杆上,院子里种着的玉兰花还未开,只是叶子绿油油的,长势极好。除了白玉兰,院子里还有石榴,芭蕉和桂花,院子后面种着香橼和月季。此时却都不是花季,因此凝香阁还不到香的时候。
『娘娘身子才好些,可别再着了风。』春分一面说着,一面给我披上了披风。
我回头对她笑道:『多谢,劳你总惦记我。』
春分忙道:『折煞奴婢了,怎当得起娘娘一声谢字。』
我只笑了笑,依旧望着院子外的天空,两边飞檐卷翅,琉璃瓦当在阳光下闪亮耀目。穷极目力,终究越不过这片天去!
伴随着一阵环佩叮当,和妃带着她身边的宫人来了,因她素喜菊花,身边的宫人也以菊花品种命名,近身的两个,一个叫金蕊,一个叫九华。和妃今日身穿烟霞色云锦对襟襦裙,裙上用金丝线绣了栩栩如生的蝴蝶,蝶翅上滚着虽不大但颜色质地都极好的珍珠。
她见我在外面,也道:『哟,怎么出来了,不好好在屋里躺着,小心又着凉。』
我忙过去和她见礼,她扶起我,看了看我的脸色,道:『比昨日好了些。』
我笑道:『劳姐姐记挂,每日都过来看望,我也好的差不多了,这儿离姐姐的承乾宫远着,妹妹心下不安呢。』
她扶着我笑道:『你还怕我累着不成?左右有步辇呢!走,咱们进屋去说话。』
进屋里坐着,上了茶,和妃微微一抿,放下茶碗有意无意的说道:『方才来的路上,路过翡翠轩,刚好听了些趣话。妹妹这几日都在屋里闷着,想必是不知道的吧?』
我笑了笑,说:『姐姐有什么话不妨直说。』
『好,那我可就明白问你了,』她扫视了一眼屋子里的人,除了她身边的金蕊和九华,就只有春分了。便道,『妹妹落水,到底是怎么回事?』
我一笑,道:『都是我自己不小心。』
她看着我说:『怎么?你还不肯跟我说实话?从翡翠轩到你的凝香阁,这一路上传遍了。难不成你到怕她?不过是有个依仗罢了!可就算依仗的人再厉害,难道还能越过皇上去吗?』
我对她柔声笑道:『姐姐,我蛮别人也不会蛮你的,确实是我自己……若真有人刻意害我,我何必三缄其口?』
和妃却仍旧一副『你还在瞒我』的表情,我只得叹道:『不过姐姐,就算真有人要害我,我也不会说。捕风捉影的事,说了没人会信,到头来弄不好,还会被人倒打一耙,何苦来呢?』
和妃沉思片刻,点头道:『你说的也是,我一心想着不让你受委屈,倒是有些激进了。』她笑了笑,又道:『枉我在宫中这些年,竟不如你才进宫几个月的人。』
我握住她的手笑道:『姐姐一心为我,我何尝不知?所谓关心则乱正是如此。到不是我有多聪明,说到底,是我胆小怕事,不愿惹那些人罢了。』
她便笑道:『凭你怎样,只要有皇上的宠爱,日后再生一位皇子傍身,就没什么好怕的了。』
我眸中闪过抑郁,淡淡道:『我只求平安度过一生,宠爱于我,不过是过眼云烟罢了。』
『傻子,后宫里的女人就算没有宠爱,也要有子嗣的呀!即便是位公主也好,若是没有孩子在身边,这寂寂深宫,要怎么打发呢?』她虽是笑着的,语气里不乏疲倦,眸中亦是深沉。
我何尝不知,七皇子对和妃来说有多重要,她怎会真心希望又多一个竞争对手呢?由衷说道:『是,那就承姐姐吉言,来日能诞下一位公主吧!』我在公主两个字上加重了声音,和妃何等聪明,自然明白。
相视一笑,继续饮茶。
其实我说的话,确有几分真心,因我前世的无子而终,这辈子,我但求上天垂怜,能赐我一个孩子,不管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,我都会视她如珠如宝,不让她受半点委屈。
送走和妃之后,我问春分:『外面的流言传得很厉害吗?』
春分道:『宫人们闲时无事可做,只能议论这些了。』
我想了想,问道:『谷雨那丫头可对外说了什么?』
『娘娘放心,奴婢叮嘱过她,不让她浑说。只是,后宫里的人最不缺的就是想象力,谷雨越是不说,猜测的人越多,以讹传讹,娘娘落水一事的始作俑者是谁,已经传得比真的还真了!』
我轻抚着茶碗上的缠枝莲纹的纹路,心想:谣言之所以传得这么快,大约是有人真的希望事实就是如谣言传的那般吧!